11月21日,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法律媒体之一——《亚洲法律杂志》(Asian Legal Business, ALB)公布了2022 ALB China中国最大30家律所榜单(2022 ALB China 30 Largest Law Firms)。凭借过去一年的稳步发展,中联律师事务所一跃上榜。
此次上榜,进一步证明了中联N+1模式对传统律所规模化发展路径的突破,以及该模式在当前国内法律服务市场环境下蕴含的巨大优势与潜力。
疫情三年,诸般挑战让中国律所不断优化运营,对“规模化”话题也有了更深的思考。ALB对话中联全国管委会主席韩德云律师,详述中联对律所规模化的理解与看法:
来源:汤森路透ALB “榜单公布 | 2022 ALB China 中国最大30家律所 ”
没有停止的脚步
2021年刚刚官宣成立的中联律师事务所律师总人数增加了两倍多。谈到过去一年中联规模快速扩展的原因,中联全国管委会主席韩德云律师解释道,这其实和中联的源起及发展方式密切相关。
韩律师告诉ALB,中联作为全新的律所品牌,主要基于曾经的中世联盟成员所组建而成。根据中国司法部律所管理规定,全国性律所需要采取总分所架构,过去一年中联的重点就是将原来各地的成员所整体或部分转换注册为中联分所。以重庆为例,伴随原来的重庆索通律师事务所以吸收合并方式整体转换为中联重庆分所,“我们的人数就一下增加了近200人……规模的快速发展源自于此”。韩律师指出,如果参与中联项目的原联盟成员所全部转换完成,加上部分新加入转换的地方所,中联的总律师人数将达到3000左右。他们原本计划在2-3年内完成转换,但受疫情影响这个步伐已被放缓。
“中联官宣时的目标就是做全国前20的大所,我们必须保证一个基本的人数规模”,韩律师说,不过,中联对规模化的追求并非简单的纸面数字增长,关键是要将原来松散联盟下,多个地方品牌的所有人员、业绩、资质和客户资源,整合到一个新的品牌之下,“形成一个新经营品牌,实现一体化发展”。
成功与挑战
谈到规模性律所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韩德云律师坦言,基于中国的人口基数和现有50余万律师总数,“千人规模所的存在其实是正常现象……中国市场的特点在于,律所是以省市自治区为基础市场,或称区域市场为主运营的,而在每个区域拥有百人以上的律师,全国品牌的总律师人数自然要过千”。
在韩律师看来,律所的规模化发展必然伴随地域广度的扩大,和地域差异的冲击,这就自然带来挑战。“总分所之间似乎总是很难做到齐步走,东部中西部各地也有很多不同,这源于中国法律市场本身发展是极不均衡的,比如上海的市场大,重庆的市场小。当然,这不等于重庆的律师服务质量一定低于上海。中联要做的就是把地域差异化视为动力,尽快缩小品质的差距:区域办公室面临的只是市场规模的区别差异,而服务品质应趋同或基本一致的。”
所以在中联看来,规模化不仅意味着人数总量庞大,更意味着每家区域办公室的做大做强。“我们希望各地办公室都有不同层级的规模化发展、都能做成所在区域的头部律所,在市场占有率、人均创收、客户资源和专业领域方面建立影响力,所以中联的做法是一定要依托各地,以深度拓展区域市场的视角来参与全国PK。”
因此,为了最大程度发挥各自优势,强化包括上海在内的各地办公室差异化发展,中联采取了总分所平行管理、区域自治的运营方式。在总分所之上设立功能明确的中联全国管理总部,主要负责做整体战略规划和全国性运营,并以建立示范管理机制和运营标准赋能的方式指导并支持各地发展。
从“最大”到“最强”
根据上述ALM数据,在根据律师总数排名的“全球200强”律所中,中国所有27家,占比为13.5%。正如中国本身凭借庞大的生产力及市场成为全球化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中国律所凭借人数规模,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国际大所”,但如何向真正的“国际强所”转变,成为许多上榜律所思考的问题。
韩德云律师对此也深有感触。“从人数来讲,中国似乎总是排在第一,但人数只是一个基本的指标,最重要的还有发展品质,以及整个的市场创收规模和人均创收能力。创收规模代表着真正的国际影响力,而提升一定规模下的人均创收能力,通常才意味着较强的竞争实力。”他说。
亚洲法律杂志(Asian Legal Business)是汤森路透旗下的尖端法律杂志,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法律媒体之一。每年针对从事法律业务的律师事务所、公司法务以及其他法律专业机构等进行权威评选,其奖项授予在各专业领域表现最为出众的律所与律师。“2022年ALB China 中国最大30家律所”依据中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数量、律师数量、律师总人数及办公室数量评选而出。ALB评选榜单影响力覆盖全球多个地区,素有法律界“奥斯卡”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