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协议是婚前财产规划最常用的工具,也是重要的婚变止损工具。《中国青年报》曾在2017年做过调研,近6成受访者表示能接受婚前协议。笔者接待的咨询中,90后年轻未婚群体和再婚群体对婚前协议的接受度也较高。与此同时,在离婚案中,签署了婚前协议的夫妻一旦决定离婚,鉴于双方已提前约定,离婚时一般对财产分割的争议不大,如无特殊情况,更容易好聚好散。那么,签署婚前协议需关注哪些事项呢,笔者总结如下:
一、签订婚前协议的法律依据?
答:在民法典施行前,审判实务中对婚前协议的效力存在争议。而《民法典》施行后,签订婚前协议的法律依据主要体现在《民法典》第1065条。
二、婚前协议签了就生效吗?
答:婚前协议是一份附生效条件的的协议,以登记结婚为生效要件。故婚前协议一般在办理结婚登记前签订,以登记结婚之日为生效要件。
三、一份有效婚前协议的必备要件?
答:基本要件有四:
1.采取书面方式。
2.双方当事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如一方是帕金森患者则签署的协议可能判定无效;
3.处分的是双方拥有的合法财产,如不能处分他人的财产;
4.内容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如不能限制一方离婚或限制一方探望子女等;
四、婚前协议的主要组成内容有哪些?
答:笔者总结如下:
1.明确男女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民族等;
2.明确约定双方婚前、婚内的财产状况,举例如下;
(1)明确财产种类:是不动产、存款还是权益投资等;
(2)明确每一类型财产的具体信息,以不动产为例,应明确不动产是商品房还是商铺、门面,该不动产的具体坐落、面积、房产证号或备案号、是否按揭等;
(3)明确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以商品房为例,明确是自住还是出租商用等。
3.明确约定婚后对婚前、婚内财产的处置安排,举例如下:
(1)明确婚前、婚内取得财产在婚后的权利归属,该权利归属可以是所有权,也可以是使用权、处分权,比如婚前个人房产在婚后取得的租金收益,可约定为夫妻共同所有,也可以约定只归属一方所有;也可以约定一方对另一方婚前的房产在婚后乃至离婚后享有居住权;
(2)约定的财产范围既可以只包括婚前取得的全部或部分财产,可以只包括是婚内取得的全部或部分财产,也可以是婚前和婚内财产中的全部或部分。
3.明确双方的债权债务情况
比如个人婚前债权债务,婚后夫妻共同债务如何处理,如果涉及夫妻共同债务承担的,如未向债权人披露,则一般只在夫妻内部有效。
4.明确双方的其他权利义务
比如共同生活开销、子女抚养费用承担等。
5.其他相关条款,如违约赔偿条款、争议解决方式、保密条款、保证条款等。
五、婚前协议中可以约定“净身出户”条款吗?
答:不建议约定。最高人民法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理解与适用》中明确:“夫妻之间签订忠诚协议,应由当事人本着诚信原则自愿旅行,法律不禁止夫妻之间签订此类协议,但也不赋予此类协议强制执行力,从整个社会效果考虑,法律对夫妻之间的忠诚协议纠纷以不受理为宜”。
如果在婚前协议中约定“一方出轨则个人所有的财产及双方夫妻共同财产都属于另一方”等净身出户条款,则该婚前协议有可能被认定为忠诚协议,从而涉诉时导致该部分条款乃至整个婚前协议的效力及强制执行力没法得到确认。
六、婚前协议中可以约定“放弃继承权条款”吗?
再婚重组家庭,尤其双方均有子女且各自有父母赡养的再婚夫妻,如签订婚前协议,可能会设置“一方放弃对另一方部分或全部财产的继承权等类似放弃继承权”等放弃继承权的条款。根据《民法典》第1152条、《民法典(继承编)司法解释(一)》第35条规定,放弃继承的时间应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按该规定,婚前协议中约定“放弃继承权”效力或存在争议。也有案例认为婚前协议中约定放弃继承权有效,如(2018)鲁10民终2571号。
七、哪些人群更需要签订婚前协议?
笔者总结了五大类人群如下:
1.财富悬殊过大的未婚或再婚人群,如一方是富二代、企业家群体等;
2.关系复杂的家庭,如多代同堂,父母辈是重组家庭,同时存在收养子女和婚生子女、家族企业家庭等;
3.再婚家庭,如一方或双方再婚前都有子女,一方婚前有较大债务、老年再婚等;
4.跨国婚姻人群,因法律适用不同、认定夫妻共同财产标准不同、离婚程序复杂等原因;
5.AA制群体,如追求经济独立、有特定生活安排如丁克等群体。
八、婚前协议有必要公证吗?
建议对婚前协议进行公证,好处有二:一是公证处充当第三方监督机构,确保婚前协议内容合法。原因是公证前,会对婚前协议的内容等进行审查,内容违法等不具备生效要件婚前协议一般无法办理公证。二是如果涉诉,经过公证的婚前协议在效力认定上,一般不存在争议。
婚姻是爱情的产物吗?不完全是。婚姻像合伙,唯有共同谋划共同经营,才可抵漫长岁月。
特别说明 以上所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海中联(贵阳)律师事务所或其律师出具的任何形式之法律意见或建议。 如需转载或引用该等文章的任何内容,请联系公众号私信沟通授权事宜,并于转载时在文章开头处注明来源于公众号“中联贵阳”及作者姓名。未经本所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该等文章中的任何内容,含图片、影像等视听资料。如您有意就相关议题进一步交流或探讨,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