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王德岭携党委副书记陈楚瑶、团委书记吴长越、就业工作负责人吴志毅一行到访上海中联律师事务所调研交流。中联全国执委会主任周波、中联上海管委会委员魏峰、高级合伙人李洪伟、高级合伙人李刚、合伙人于小峰、律师黄美春以及运营服务中心主任钟丽娜热情接待了到访一行,此次到访交流既是海事大学法学院对中联在学院设立发展基金、支持法学教育的诚挚感谢,更是双方携手探索协同育人新路径、共绘合作新蓝图的重要实践。
座谈伊始,周波主任对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双方以“深化校所联动、共育法治人才”为主题开展了交流。李洪伟律师向来宾们介绍了律所的发展概况,作为一家聚合区域强所、立足国内一体化、面向全球发展的大型综合性律师事务所,中联已在全国18个主要城市设有36家分所,执业律师人数已逾2000人,拥有广泛的服务网络和完善的组织架构;周波主任针对律所推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发表了见解,周主任表示,法学教育是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中联始终始终秉持“专业成就价值,责任回馈社会”的理念,此次设立发展基金、共建实习基地,是律所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法学教育与行业需求深度对接的关键一步。中联期待通过这些形式,为法学学子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助力其成长为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王德岭书记对中联长期以来在法学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致以高度赞赏,并表示此次合作将为学生搭建课堂与职场间的衔接桥梁,同时也将为高校优化培养方案、提升人才竞争力注入新动能。
随后,双方聚焦“校所合作推进”、“学生培养方向”、“职业规划指导”、“专业素质需求”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中联律师计划通过在律所开展定制化实务课程、案例研讨等形式,助力学生实现从‘知识储备’到‘实战能力’的跨越,培养既精通理论又熟悉国际规则、兼具职业素养与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通过与海事大学联合举办学术论坛、实务讲座等活动,展开常态化交流,进一步打通产、学、研协同创新链条。海事大学法学院回应,学院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推动‘课堂+实务’双轨培养模式,邀请中联资深律师参与案例教学等实践课程,并探索人才培养计划,精准对接行业需求;依托实习基地开展“职业能力工作坊”,邀请中联所律师为学生提供简历优化、面试技巧等专项指导。
在之后进行的捐赠及授牌仪式上,周波主任与王德岭书记代表双方现场签署《捐赠协议》与《实习基地协议》,王德岭书记为周波主任授予捐赠证书并颁发学生实习基地牌,标志着中联与海事大学法学院的合作进入实质性落地新阶段。根据协议,中联将向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捐赠“法学院发展基金”,用于支持学院建设、学术研究、学生创新创业及职业发展项目;同时,双方将共建法学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系统化实习培训、实务导师指导及就业推荐等服务。
最后,在中联上海办各位同事的陪同下,海事大学法学院一行参观了律所的办公环境及各业务团队的工作情况。通过实地观摩,学校代表深入了解了事务所在专业领域方面的创新实践与中联在律师行业的广泛影响力。参观完毕,双方于律所LOGO前合影留念,定格这一合作启航的珍贵时刻。
此次调研交流汇集双方专业力量,不仅是资源与智慧的融合,更是责任与使命的共鸣。法律行业的未来属于青年,而青年的成长则需要学界与业界的共同托举。中联愿以此次合作为起点,持续开放实务资源,通过举办法律论坛、实务技能培训、校友导师计划等活动,进一步打通“教学—实践—就业”全链条,与高校携手培育更多法治栋梁,为法学教育注入鲜活力量,为法治人才成长铺就星光大道,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