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上午,贵州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孙志煜教授率师生代表一行参访上海中联(贵阳)律师事务所,双方举行访企拓岗座谈会,重点围绕法治人才实践教学与深化协同育人机制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联贵阳执委会副主任、高级合伙人佘雨航,中联贵阳执委、高级合伙人黄木兰,中联贵阳执委、党支部副书记叶菲对贵州大学法学院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热情接待。佘雨航律师、黄木兰律师带领孙志煜教授一行参观中联贵阳律所第13层和第14层办公环境,详细介绍事务所的办公布局、发展规模、发展文化以及人员构成等情况。
参观结束后,双方在13楼会议室开展座谈会,孙志煜教授简要介绍了贵州大学法学学科建设、师资力量、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和贵州首个法学一级博士点方面内容。孙教授表示法治人才培养需要经历思维转换,从文字到实践,从学生到律师,考量改良学校培养计划,培养目标要和培养过程匹配,引入更多实践课程,培养专业人才、实务人才。
佘雨航律师表示实务问题千变万化,学生毕业以后需要一段时间适应,通过实践将书本知识淬炼为实战能力。在具体的案件中反复打磨,与各种人沟通周旋、不断处理各种细节、应对突发状况,才能将所学专业技能内化为职业本能,蜕变为合格的法治人才。
黄木兰律师表示中联贵阳更加看重律师实务能力,做律师“听、说、读、写”很重要,不同于学业方面的的听、说、读、写,而是面对客户、案件。“听”不仅仅是听到,更是听懂、听透、听出弦外之音、捕捉关键信息、识别法律风险点;“说”法律表达要精准、专业、有策略,面对客户更要有良好的口才;“读”是快速阅读与信息筛选: 在海量的卷宗、证据材料、法律法规、判例、学术文献中快速定位关键信息;“写”好、严谨、规范、有说服力的法律文书。
本次座谈会双方就着力提升学生的法律职业认知与实践能力展开了深入交流,中联贵阳律所也将持续深化多维度的校企合作,孙志煜教授也希望双方能够多开展联谊、党建等活动,并邀请事务所律师参与法学院学生实务课程的培训工作。
审核/ 佘雨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