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联动态
SGLA LAW FIRM
动态 | 锐变与成长 | 中联FISH青训营的成长密码
| 2025-08-12

7月末,中联全国第二期FISH青训营在郑州圆满收官,一场聚焦青年律师成长与未来的思想盛宴在中原大地精彩呈现。


中联深圳办公室五位充满活力的青年律师代表——秦佩琪、马欢、刘柯麟、张俊杰、韦科,与来自全国各地办公室的优秀青年律师一道,汇聚郑州,参与了这场为期十天的线上线下成长赋能之旅。


在这场高密度、沉浸式的学习中,五位深圳办青年律师通过精心设计的多元化课程体系,不仅系统性地夯实了专业基础,精进了实务技能,更在思想的碰撞与交流中深化了对中联文化理念的理解与认同。


他们以热忱书写感悟,以思考展望未来,决心将此次青训营汲取的宝贵知识与前沿洞见,转化为未来执业道路上的强劲内驱力。



秦佩琪

公司业务二中心

青训营虽已落幕,心中的感触依然鲜活。这段以“会工作、懂生活,和而不同”为理念的旅程,让我在专业精进与心灵共鸣中,真切体悟到了中联“成就伙伴事业,让法律予人尊严”的温度,它不再只是口号,而是可感可知的力量。


本次青训营的课程设置尤为丰富。从诉讼技巧的精微拆解、法律产品的创新构思,到高效检索的实用锦囊、各方沟通的黄金法则,资深前辈们无不倾囊相授。


尤其是“大佬面对面”环节,前辈们那份倾情分享的无私与热忱,使我深刻认识到,唯有躬身学习,方能积蓄“追求卓越”的能量,最终实现“成就伙伴事业”的愿景。


担任学委一职,是我对自身舒适区的一次勇敢突破。这段经历让我领悟,“会工作”不仅关乎个人精进,更是一个“彼此赋能”的过程。在服务中磨砺,在担当中成长,将个人微光汇入集体星河。


此行最珍贵的馈赠,莫过于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伙伴相识相知。我们背景迥异却志同道合,思维碰撞间激荡出无数灵感火花。这份纯粹的情谊超越了地域与专业的界限,成为我们未来道路上最坚实的支撑,也是对“和而不同”最温暖的注解。


衷心感谢主办单位的精心策划与倾力投入,感谢郑州办公室细致入微的周到安排,让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我们,如同星辰因青训营而汇聚成一片光芒。


马欢

政府与公共法律业务中心

最初在青训营中,我习惯性地隐藏在团队边缘,但青训营特有的“保护期”机制让我意识到:这里不是优胜劣汰的竞技场,而是一片允许试错的成长沃土——老师们明确表示,内向、不擅长社交、专业能力欠缺甚至创收低都不可怕。这种包容性像一根定海神针,让每个“不完美”的个体都找到了存在感。


转变发生在辩论赛筹备期间。当因队友在场上被对方质询而紧张时,耳边一句“我们准备到了”的轻声提醒,瞬间化解了我的焦虑;当内向的成员首次主动提出观点时,全组用笑容代替了评判,这种无声的支持让我真正理解了“包容合作”的含义:它不是无原则的妥协,而是允许差异存在,同时为共同目标凝聚力量。


青训营的课程设计更让我体会到团队精神的深层内涵。曲之勇主任讲授《为何中联》时,没有空泛的口号,而是用一个个案例诠释“五个多一点”价值观:守时是团队效率的基石,谦逊让知识在碰撞中增值,大气使分歧转化为创新。


在万方律师引导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律师?》讨论中,有人坚持专业至上,有人主张客户导向,但最终我们达成共识:真正的团队不需要整齐划一的思维,而是能在和而不同中构建更立体的解决方案。


我逐渐明白:一个具有战斗力的团队,必然建立在包容差异的土壤上,生长于合作共赢的养分中。正如老师们最后所说:“FISH青训营的终极目标,不是培养完美的律师,而是造就一群敢于说我需要你的伙伴。”


刘柯麟

政府与公共法律业务中心


从开始的陌生懵懂到深度参与,不知不觉间,紧凑而短暂的故事过后,回过头来才发现青训营对我的改变已悄然发生。


除了技艺、站位的提升、收获宝贵的战友情之外,最触动我的是:随机分配的普普通通的10人小组以出乎预料的方式成为了大满贯选手。事后,我们小组成员在复盘分析时,不约而同地达成共识:


一是大家目标适当,心态好。不躺平,也不过于内耗焦虑,只是把该做的做到了。这种松弛感恰恰成了团队前进的隐形动力


二是成员搭配好。i人的耕耘细作与e人的热情推动形成了奇妙的平衡,彼此成就。


三是气场合拍,磁场相吸。包容开放的氛围让每个人都能放下顾虑,在舒适的氛围里释放能量。


最后,晚宴上,大家把所有关键词合起来,彼此会心一笑,原来我们不知不觉中也是在践行着中联的价值观:包容、合作、进取、开放。


青训营的意义,远不止于一段经历的结束。它所教会我的专业精进之道、团队协作之法,以及“包容、合作、进取、开放”的精神内核,都将成为我未来法律之路上的宝贵财富,指引着我不断前行。


张俊杰

刑事业务中心


夏末的郑州,律所青训营的灯火驱散了薄薄暮霭。短短数日,从破冰初识的试探,到职业规划中初识前路的微光,实务课程的严谨训练,再到小组辩论赛场上思维的激荡与碰撞——这方寸天地,竟已为我铺展开一幅如此丰富而立体的成长画卷。


职业规划讲座上,前辈们分享的鲜活经验,为我那尚显模糊的未来勾画出了可循的轨迹;实务课程中,前辈将枯燥条文化为灵动案例,使“非诉”的细密与“诉讼”的激昂如两股清泉汇入我心。


此时我才真切懂得:中联的“包容”与“开放”,原来正是以这般润物无声的方式,为每位新人启明方向,容纳我们各自独特的光芒。


辩论赛场上,我们小组的征程如同一次“合作”与“进取”的生动操练。从赛前深夜的激烈讨论,到赛场上彼此配合默契的攻守轮替——最终杀入决赛并勇夺亚军,将中联“合作”的价值观铸进了我们的行动肌理:个人之力纵然锐利,而团队凝聚起的合力,才能像利剑一般劈开混沌。


更可贵的是,赛后与其他小组的交流中,我们彼此欣赏、真诚切磋,输赢早已淡去,唯余共同进步的融融暖意——这亦是“包容”与“开放”精神在实战中开出的花朵。


青训营虽已结束,而那句“会工作、懂生活”的朴素目标,却如种子般在我心中悄然萌发。当“进取”与“合作”成为执业之舵,“包容”与“开放”成为处世之锚——我们便是在以最坚实的步履,走向那个既专业精进又内心丰盈的理想彼岸。


韦科

争议解决业务二中心

七月底的郑州,一场汇聚全国青年律师的盛会——中联全国第二期FISH青训营圆满落幕。短短几日,于我而言,不啻于一场认知的重塑与职业道路的重新定向。


一直以来,我习惯于埋头于自己的卷宗,只看到头顶那片狭小的天空。踏上青训营,全国各地的青年才俊汇聚一堂,自信洋溢、思维敏捷、表达流畅。辩论赛上的唇枪舌剑,日常交流中的观点碰撞,让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与其他优秀同行的差距。


那一刻,我深刻意识到:优秀的律师,必须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寻找参照,与优秀者为伍。


此次青训营彻底颠覆了我对“执业方式”的认知。我曾经的“独行侠”模式,效率低下,也限制了自身发展的上限。


在营中,我亲身体验了协作的魔力——小组讨论时的思想碰撞、难题面前的头脑风暴、深夜畅谈时的互相启发。这些时刻让我明白:


合作不是分担,是倍增:与志同道合、优势互补的伙伴携手,能突破个人能力的边界,完成“1+1>2”的跃升。


交流不是空谈,是充电:开放交流能拓宽视野,激发灵感,避免思维固化。别人的问题可能是自己忽视的盲点,别人的经验更是宝贵的财富。


共舞才能飞得更高:与其孤立无援地探索,不如寻找优秀的“舞伴”,在互相学习、支持和竞争中共同进步。


回望郑州,带走的不只是知识和笔记,更是一份破茧而出的勇气和一张通往更广阔未来的合作蓝图。


新的征途上,我将努力精进专业,练就核心技能,勇敢地打开门,走出去,寻找优秀的同行者,在合作中成长,在共舞中绽放!


-END-

扫码添加了解更多招聘信息~

我们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