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时钟指针滑过八点。中联武汉杨皎蕾律师正专注地翻阅一份人身损害赔偿案的病历资料。鉴定报告的核心结论栏里,“左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术后畸形愈合……评定为X级伤残……”等冰冷的专业表述赫然在目。 这位曾经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此刻正以跨界者的目光,在X光片和鉴定报告的细节间,仔细审视,寻找着支撑诉求的关键证据与逻辑脉络。 打破天花板:一场清醒的自我革命 杨皎蕾律师的职业生涯在法律圈层里划出一道别样的轨迹。从装企大区负责人,到律所办公室主任,再到执业律师,她的每一步都踩在看似不相关的领域边界上。转型源于对职业瓶颈的清醒认知,尽管担任行政管理者多年,她却敏锐地触到了太容易够着的“天花板”。在疫情迷茫期接触法律行业后,对适不适合的权衡最终让位于更深层的觉醒。彼时她已在某律所担任办公室主任进入第二年:“我已经过了需要得到别人认可的阶段,停留在‘我很喜欢我自己’这个阶段很久了。人一旦达到一定阶段就想更往上走一走……我一直希望我能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直到接触了律师行业,我就知道我找到了。”这份强大的自我认同与价值驱动,是她突破舒适区的底气。 加入中联武汉办公室,杨皎蕾律师的选择标准与众不同。她坦言,吸引她的并非现实因素,而是中联的格局、人文氛围以及合伙人的处事方式,这与她“大大方方地为人处事”的人生哲学高度契合。她特别提及一段小插曲:“碰到有些业务不会做、有些甚至是没确定意向或者乌龙的案子,我也直接找合伙人帮忙,余主任、谭主任都很支持。”这种开放协作的氛围,与她之前经历形成对比。 执业之路:移暗礁之山,引阳光入野 作为高级企业合规师,杨皎蕾律师对中小企业经营中的风险洞若观火。她精准指出债务纠纷中最易被忽视的合规“暗礁”:“小微企业普遍存在‘人情债’、先行垫付、个人资金与公司资金混同的情况。”她擅长用企业管理者熟悉的经营语言,精准翻译抽象的法律风险。 她的执业价值理念异常清晰且坚定:“律师存在的意义,是定分止争、缓解社会矛盾、修复社会关系。秉持这个前提,方向不会走偏。”这促使她走出法庭,投身更广泛的法律援助与公益普法: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深入社区进行普法宣传,走进未成年人的特殊学校开展讲座……每一次公益活动都是她对自身承载社会责任的践行。一次深入普法后,她深有感触:“法律普及度高的社区,即使是老人或孩子也可能懂些常识;而比较偏远的地区、农村或者未成年人更需要进行法律知识的宣教。” 某次返程车上,她看着窗外飞驰的田埂写下随笔:“法律阳光照不到的地方,野草都在奋力生长——我们该做移山的人。” 山径人生:轻装者的生存哲学 在杨皎蕾的执业生涯中,一个实习期代理的保管合同纠纷案给她留下了深刻烙印,并重塑了她对案件代理的理解。那是一个“涉及到家庭关系”的案子,她跟随师父代理原告(母亲),对方律师代理被告(女儿)。庭审中,被告律师在发问环节的举动让她印象深刻:“对方问了我方母亲很多并非案件本身的问题,更多指向后期可能涉及的继承问题。” 对方律师跳出案情追问继承问题的策略令她顿悟:"代理不能囿于个案,需着眼当事人长远利益减少纷争。"这个案件让她在日后的执业中,更注重从多维度、更长远的视角去审视案件,寻求更根本的解决方案。巧合的是,该案对方律师正是中联同仁,这段经历成为她与中联缘分的注脚。 对于青年律师普遍困惑的专业化与复合型发展问题,杨皎蕾的见解独到而务实:“我觉得人本身就是复合型的,复合型是主,专业化是次,专业是复合型的一个条件。”她认为,执着于平衡是伪命题,关键在于认清主次。选择深耕单一领域(如建工、常法)还是成为“万金油”,既受际遇影响,更取决于个人的主动选择。“律师成长都有过程,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她以自身经历为证,“就像我人生轨迹一样,往上走段路就调整下,根据自己成长阶段不断修正调整。” 这份“轻装上阵”的哲学,在她执业道路的关键抉择上展现得淋漓尽致,执业证到手仅一月,她便毅然选择了独立执业。 她认为越早独立越好,这份果敢源于其敢闯敢试的天性:大学时代的学生干部经历;亲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身处浓厚的创业圈氛围,早已为她的独立之路埋下伏笔。 她认为青年律师要“脸皮厚一点”,勇于走到人群中去,锻炼能力,让人感受到你是一个鲜活而立体的人,传递真诚、实在感。 步履不停:经历铺就的底气 回顾过往丰富的经历,杨皎蕾律师坦言是一步步找到自己想要的律所状态。在中联武汉,她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谦卑和低内耗。“人生的经历不会白费。”她笃信,来自周围人的认可也潜移默化地增强了信心。 这份由阅历淬炼的自信,让她在面对未知领域时,即使有挑战,却能主动寻求律所培训资源去攻克,而非退缩回舒适区。压力爆表时,BlackPink的《Pink Venom》会从耳机炸响:"毒液淬锋芒,粉红藏炽热"——恰似律师理性外壳下涌动的血性,以温柔力量坚守正义。 工作之外,杨皎蕾以近乎严苛的自律保持身心状态。定期爬山是她的重要生活方式。周日破晓,当城市还在沉睡,她已登上武汉青龙山巅。雾霭中的盘山道像一卷摊开的判决书,而她用脚步批注思考。“登山教会我最重要的事,不是征服高度,是学会卸载。”泰山、天柱山、张家界乃至周边地区大大小小的山都留下她的足迹。她也是长跑爱好者,作为非职业参赛者,均以两个半小时的成绩完赛长沙、重庆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登山与奔跑,于她不仅是锻炼,更是一种人生态度的映照:“人作为有限的生命个体,做不到什么都背负。轻装上阵,反而能走更远。” 用过往的经历铺就底气,她步履不停,轻装前行,践行着山不挡路的信念,走向那个“一点一点变得更好”的未来。她的执业历程,正是对当代律师多元价值最生动的诠释。真正的险峰从不在法条丛林中,而在自我设限的心域里。当一个人学会卸下所有光环与恐惧,最崎岖的路也会在脚下铺展成坦途。 杨皎蕾 中联律师事务所 武汉办公室 律师 邮箱:jiaolei.yang@sgla.com 执业领域:尽职调查、争议解决、非诉、债权债务、交通事故、工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