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25年8月13日,中联上海办公室成功举办「中联名家大讲堂第三期暨开放日」活动。为系统解构信托领域的前沿难题,本期特邀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律译审专家委员高凌云教授担纲主讲,以"被误读的信托与家族信托困境"为主题,聚焦信托法领域的前沿争议与实务困境,通过专题解析、跨境实务研讨及自由交流三大环节,深度探讨信托制度的本土化实践与国际接轨路径,携手五十余位律师、企业法务及学者开启了一场融合学术深度与实务智慧的思想盛宴。
启幕:共探财富管理法律新生态
活动由中联上海高级合伙人薛为华律师主持,薛律师表示,随着家族财富管理与跨境资产配置需求激增,信托法律服务的专业化与国际化已成为行业焦点。高凌云教授作为信托法权威学者,其兼具比较法视野与中国实践的研究,将为行业破解“信托误读”提供关键智识支撑。同时,紧承高教授的宏观法理剖析,中联上海办公室合伙人张翠云律师将聚焦“跨境信托的税务优化与CRS合规挑战”这一实务痛点展开专题分享,为企业家、家族办公室顾问及企业法务提供应对全球税务透明化的前瞻指引与可落地的合规策略。
专题分享一:解构信托法的认知迷思
高凌云教授以宗式家族信托案例为典型样本,深入剖析了中国现行信托法在实践层面暴露的深层结构性问题,尤其聚焦于信托财产独立性保障不足、受托人信义义务边界模糊以及司法裁判中对信托关系本质的识别偏差等关键问题;为构建更清晰的比较法视野,她系统引入英美法系信托法的规范框架与实践逻辑,着重阐释了衡平法下“双重所有权”理论如何通过“信托穿透”原则实现对受益人权益的实质保护,并借助部分美国的判例(涵盖上世纪经典判例及纽约州法院最新裁判动态)具体解析了法院如何运用公共政策审查工具否定违背社会公益的信托安排,例如以欺诈债权人、规避法定义务或违反公序良俗为目的的信托设计;基于此比较法镜鉴与实证案例分析,她进一步对我国信托法的未来修订方向提出前瞻性建议,强调立法需在吸收英美法系灵活性优势的同时,立足本土法律文化、重构信托财产权属规则、细化受托人责任标准,并呼吁信托业界和法律从业者一起努力,在实务中共同推动信托制度在中国真正发挥其财富管理、传承和社会治理的多元功能。
专题分享二:跨境信托的合规密钥
张翠云律师从海外信托的传统避税功能出发,分析了信托设立阶段资金出境的税务合法要求,并通过英国Haworth案例分析了信托设立阶段信托参与人身份规划避税的风险;在持续运营阶段,以英国的信托税制为例,介绍了海外信托税制机制以及中国税制的不完善之处。就传统的避税方式,以及当前的国际反避税措施,尤其是CRS申报中对于信托被认定为“金融机构”时信托参与人被申报的合规要求,揭示了传统信托避税的误区,总结了信托未来的合规趋势,呼吁关注信托在法律和税务方面的正确认知以及国内信托实务的发展。
自由交流:共话信托服务新图景
自由交流环节,嘉宾在茶叙中延续讨论热潮。与会者围绕诸多议题展开思想交锋,共同探索合规与效率并重的财富管理新范式。高凌云教授与张翠云律师现场答疑,为在座来宾在执业过程中遭遇的实务痛点提供破局思路。
尾声
本期"名家大讲堂"活动以信托为切入点,精心设置主题议程,从信托法理的本土化调适到跨境税务合规的实战解析,最终延伸至深度自由交流环节,构筑了从理论认知更新到复杂问题解决的完整闭环。不仅体现了中联在高端法律服务领域的专业积淀与开放共享的服务理念,更折射出了法律服务专业化与跨域协作的纵深可能。无论是寻求突破专业认知瓶颈的法律同仁、亟需优化客户资产保护方案财富管理专业人士,还是关注家族财富永续传承的企业家,均能通过此次活动获取极具前瞻性与操作性的洞见,在思想碰撞中厘清信托本质,掌握跨境财富治理的密钥,共同探索合规与效率并重的财富管理新范式。未来,中联将持续打造"名家大讲堂"这一聚焦知识共享的专业名片,通过学术与实务的深度耦合,助力法律人开拓视野、共塑行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