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租赁合同是明确出租人与承租人权利义务的法律文件。一份条款完备的合同能够有效预防纠纷,保障双方合法权益。本文针对出租方,梳理房屋租赁合同中必备的核心条款及注意事项。
房屋基本状况与用途条款
明确标的物现状是合同成立的基础。建议在合同中详细载明:
房屋现状
应列明房屋内附属设施、家具家电的品牌、型号、数量及现状描述,并建议以照片、视频等形式留存证据,作为合同附件由双方签字确认。
居住人员
需约定租赁房屋内居住的总人数及具体人员信息,包括姓名及身份证号码。根据即将实施的《住房租赁条例》规定,厨房、卫生间、阳台和地下储藏室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出租用于居住。
房屋用途
明确约定房屋用途为居住用途,禁止承租人擅自改变房屋用途,如用于经营等。
租金与押金条款
租金及押金条款直接关系出租人的经济利益,应当明确约定:
租金支付
需明确租金金额、支付方式(建议银行转账)、支付时间(具体到日期)、收款账户信息等。同时应当约定逾期支付的违约责任,如按日计付违约金、出租方单方解除合同的条件等。
押金规则
明确押金数额(通常为1-2个月租金)、扣除情形及返还时间。根据最新规定,无正当理由不得扣减押金,因此需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押金扣除的具体情形,如房屋设施损坏赔偿、欠付费用抵扣等。
维修与保养义务
合理划分维修责任可避免后续纠纷:
01
责任划分
应区分房屋及设施的自然损耗与人为损坏。自然老化或损坏由出租方承担维修义务;因承租人使用不当造成的损坏,应由承租人负责维修或承担赔偿责任。
02
通知义务
约定承租人在发现房屋或设施需要维修时,应及时通知出租人并配合维修工作。
合同解除与违约责任
明确约定合同解除情形及违约责任:
01
解除权约定
出租人单方解除合同的情形通常包括:承租人逾期支付租金达到约定期限、擅自改变房屋结构或用途、利用房屋从事违法活动等严重违约行为。
02
违约金
建议约定具体、明确的违约金计算方法或金额,如相当于数月租金的标准。根据司法实践,合理范围内的违约金约定通常能够得到支持。
其他必备条款
合理划分维修责任可避免后续纠纷:
01
备案登记
《住房租赁条例》要求租赁合同备案。可在合同中约定由承租人配合办理备案登记手续。
02
身份确认
合同中应载明双方已互相核实身份及房屋权属证明文件,并建议出租人留存承租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签订书面租赁合同是保障出租人权益的基础。建议使用完整的合同文本,明确约定各条款内容,并妥善保管合同原件。发生争议时,应首先按照合同约定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