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联动态
SGLA LAW FIRM
中联徽商大讲堂丨第五十一期:专利质量控制的反思与超越
| 2025-09-17




9月12日,第五十一期中联徽商大讲堂“专利质量控制的反思与超越”在上海中联(合肥)律师事务所9楼会议室举办。本期讲座由法学博士、安徽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张迩瀚主讲,中联合肥知识产权业务中心副主任陈龙勇与谈,知识产权业务中心主任娄泽主持。


图:主持人 娄泽

张迩瀚教授围绕“专利质量控制的反思与超越” 分析了专利质量控制领域的核心争辩、实践成效、失灵根源及未来发展方向。并用大量案例指出低质量专利长期带来高昂诉讼成本、威胁制造业等问题。

图:主讲人 张迩瀚


在成效方面,他梳理了各国授权前与授权后的改革举措,指出各国授权前、后推进改革措施及成果。授权前,中国通过多部文件规制非正常专利申请,2021-2022 年认定量及占比均上升,EPO 制定《专利质量宪章》、USPTO 设专利质量保证办公室;授权后,美国《发明法案》新增异议程序,但效果不及预期。

在失灵原因上,他指出专利质量因专利权人、专利受让者、公众等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差异,难以形成统一定义与衡量标准;且专利保护技术构思的属性、事前界权模式(存在审查信息局限、语义不确定性等问题),与著作权保护具体表达、事后界权模式差异显著,导致市场无法有效过滤低质量专利,其负外部性常转嫁社会公众。

张迩瀚教授还提出了专利质量控制应从 “质量控制” 转向 “效力控制”。通过弱化专利权有效性推定,让法院在合理怀疑时可启动专利效力审查。将专利用途限制在助力创新的范围内,避免低质量专利造成社会净损失,同时完善非专利实施主体规制,包括强化先用权保护、增加专利权人证明责任等,以此破解低质量专利困境,为创新发展提供保障。


wechat_2025-09-17_121729_601.png

图:与谈人 陈龙勇

与谈人陈龙勇首先感谢张迩瀚教授的精彩讲解,并表示,张迩瀚教授提出的 “通过弱化专利权有效性推定应对低质量专利问题” 思路 ,为低质量专利治理提供了全新解题视角。

随后,陈龙勇从助力科创企业培育高价值专利的角度,结合多年经办案件分享实践经验表示,高价值专利培育是创新主体以市场需求或技术需求为导向,运用专利导航、专利分级分类管理等工具,通过专利挖掘、布局、申请前评估、高质量申请文件形成、申请管理及授权后管理等系列手段,将研发成果或预期研发成果转化为高价值专利的系统性过程。

他指出,中小型科创企业在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存在四个易忽视问题:一是专利挖掘与布局环节,代理人需亲临现场勘查产品并与发明人深度对接,他曾在 “市政窨井盖”“烤肠机” 专利侵权案中,凭借专利权要求中技术特征与产品实物不符的关键漏洞胜诉;二是专利申请文件撰写环节,需充分考量后续维权取证可行性,如某 “天文望远镜” 校准方法专利因权利要求过多描述非涉嫌侵权主体售卖的其他零部件调整,导致对侵权主体取证困难;三是专利申请管理环节,需在产品公开前提交申请,同时兼顾专利组合布局与分案策略,且在授权程序中主动修正文件错误以避免后续被动;四是针对非战略性新兴产业但具备真实研发与成果转化需求的中小型科创企业,建议地方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其提供预审名额支持,建议专利代办处将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专利纳入优先审查范围。

最后,陈龙勇表示高价值专利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次分享仅结合近期办案实践分享部分心得,欢迎大家更深入的交流探讨。


中联徽商大讲堂旨在普及法律知识,促进专业交流。本次大讲堂干货满满,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未来,中联合肥将持续聚焦社会关注的法律热点,推出系列专题讲堂,助力法治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