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下午,中联武汉举办了一场“不正经但很走心”的焦虑释放大会!会议邀请到芝麻糊作为气氛组主任出席。
(这场会议本喵简单喵两句)
大家以为律师日常:
西装革履,逻辑爆表,从容不迫
帅得像“何以琛”?
——才怪!
实际上的律师:
每天在“我能行”和“我不想干了”之间反复仰卧起坐
客户说“简单咨询一下”,
结果一讲讲一生……
写文书时文思如泉涌,
开庭前夜焦虑如潮涌,
生活教我做人,
工作教我“做个人吧”!
是的,我们很大程度上都是——“蕉律”!
外表成熟稳重,内心:“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打败焦虑的方式,
是大家一起“蕉”个朋友!
有人叹气中年焦虑、家庭关系;
有人焦虑自己的知识储备、职业前途;
部分00后淡定开麦:
“我没房贷没车贷,上不养老下不养小……”
“但我有社会化焦虑,感觉自己总是像个学生。”
焦虑是纸老虎,你往前走一步,它就退一步。
余律知乎体发言(先问是不是,再问有没有):
谢邀。人在律所,刚搅酸奶。(掏出手机当场百度“焦虑”的定义)行为和语言会被概念影响,当你把一件事定义为焦虑,身体就会配合表现出焦虑反应,但如果说这只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大脑就会开始寻找方案。(先问是不是焦虑,再问还有没有酸奶!)
是啊,我们是不是把“正常担忧”也一键打包成“焦虑”了?
是不是用别人的标准,给自己扣了顶“焦虑”的帽子?
在这个用"卷"字概括生存状态的社会,
大家是否还记得:休息本不需要理由?
东亚文化告诉我们: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于是我们不敢停、不能慢、不敢说"我累了"。
休息不是消极,而是另一种进取,
是对单一成功学的抵抗,
是对生命多样性的尊重。
感谢每一位来赴约的你,
“蕉绿”不用一个人扛,
拿出来晒晒太阳,它就蔫了!
咱们不止打官司,也打哈欠、打趣、打抱不平。
把烦心的事搅一搅,
把负能量“加料吃掉”,
希望这次带着焦虑的你,寻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