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日,上海中联(贵阳)事务所第五期“智享荟”在事务所13楼第六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分享会由事务所合伙人刘青主持,特邀本所刑事辩护中心主任杨勇律师,就“程序出罪:相对不起诉的辩护路径”进行专题分享,在所40余名律师参加本次活动。
本期主题
Part.1
程序出罪:相对不起诉的辩护路径
本期看点
Part.2
程序出罪的核心价值:当事人权利最大化、节约司法资源、推动犯罪治理;
法定条件:两大战场的证成要点——“犯罪情节轻微”与“不需判刑或免除刑罚”;
实战打法:三份典型案例策略拆解——绑定政策、转化性质、案例检索与现场调查;
行刑反向衔接:不起诉后的风险与应对——刑事程序终结不等于行政责任免除;
有效辩护的五大关键:时机前置、证据导向、沟通艺术、政策运用、全面考量。
智享洞见
分享人|杨勇 刑事辩护中心主任
杨勇律师以“程序出罪”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相对不起诉在刑事辩护中的核心地位与实践路径,并结合《刑事诉讼法》第177条等关键条款,深入剖析“犯罪情节轻微”与“不需判刑或免除刑罚”两大法定要点的论证方法,强调构建完整证据链与精准法律适用的重要性。
杨勇律师指出,程序出罪不仅关乎当事人命运——避免犯罪记录影响就业、升学等重大权益,更是律师综合运用实体法与程序法能力的体现。他还通过高三学生盗窃案、妨害公务案、危险驾驶案三个典型案例,生动演示了不同情境下的辩护策略,详细介绍了策略性“无罪”辩护、行刑衔接风险预警等实用技巧,为在场律师提供了从理论到操作的全方位指引。
他建议律师要将行刑衔接风险纳入全程辩护方案中,通过事前风险告知、事中沟通询问、事后代理听证等标准化动作,构建完整的辩护闭环,真正实现当事人利益最大化。
思享交流
在杨勇律师分享的过程中,多位律师围绕杨勇律师分享的案例,针对“如何有效说服检察官认定情节轻微”“不起诉后行政处罚的应对策略”“不同罪名下相对不起诉的适用差异”等问题踊跃提问。杨勇律师结合办案经验,逐一解答,并分享了在协商谅解、撰写法律意见书、组织听证等环节的具体操作方法。多位律师表示,通过本次交流,对审前辩护的主动性和精细度有了更深理解,也为今后处理类似案件提供了扎实的参考,会后再同杨律师进行更深一步的请教与讨论。
思享回声
刘青 合伙人
主持人刘青律师分享了参加本期活动的收获以及感想。他表示,此次分享中,杨勇律师的讲解内容充实、逻辑清晰,既有立法精神的解读,也有实战技巧的传授,真正实现了“智享”的初衷。程序出罪既是技术,也是艺术,希望各位律师在今后的实践中积极运用本次所学,不断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将当事人权益保护和司法资源节约真正落到实处,共同探索刑事辩护的更多可能。
审核/ 孙仕祥